400-0899-609
人民網重慶4月16日電 (陳琦、劉敏)4月15日,第六屆全國民航"互聯網+"智慧機場建設發展高峰會在渝召開,來自中國民航局、國內各機場、航司及運行保障單位、高等院校、IT企業等領域嘉賓圍繞互聯網新技術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移動互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與民航行業深度融合展開討論,并重點就民航“十四五”智慧機場的規劃、發展和建設進行了探討。
中國民航局信息中心副處長張超認為,目前,民航監管和服務系統存在業務協同不強、數據共享不充分、技術架構創新不足等問題。為此,張超建議,應建立面向行業的數據共享交換機制,廣泛連接行業各單位,同時建設涵蓋數據采集、數據治理、數據共享、數據服務的中臺體系,實現數據與行業監管、公共服務的深度融合。
對于民航運營方面,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政企交通業務部張志龍則認為,民航運營面臨運行、體驗、安全挑戰、運控系統智能不足等問題,這些問題可通過數字化轉型與新基建雙輪驅動來解決,智慧機場建設可以進行場景優化,可從大安防、大運控、大服務三個方面加強智慧機場的建設。
對于民航行業服務提升方面,瑞為技術民航事業部郭晨曦建議,在智慧機場方案中,可以重新定義刷臉出行,通過目前技術用人臉識別為旅客打造“穩+準”新體驗,覆蓋刷臉值機、刷臉托運、刷臉安檢、智慧航顯、刷臉登機等各個環節。
重慶機場集團副總經理賈朝軒表示,重慶機場將借助數字化轉型之勢,打造以“1-6-1-3” (搭建一個數字底座,深化運行、安全、服務、管理、物流、商業六個領域智慧應用,構建一個機場智慧大腦,建設IT治理、數據治理、信息安全三大體系)為主要內容的智慧機場框架體系,全面實現“云合物集,數智領航”,為智慧機場建設貢獻重慶方案。
據了解,按照“十四五”規劃建議,我國加快完善運輸機場布局,提升樞紐機場綜合保障能力,擬重點加快實施西安、蘭州、西寧、深圳、福州、貴陽、???、廣州、重慶、長沙等樞紐機場改擴建工程,推進廈門新機場、大連新機場以及昆明等樞紐機場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,推進建設一批支線機場,投資預算達1.7萬億以上。
根據民航局在編的《全國通用機場布局規劃》,預計到2030年,我國民用機場總量約2300座左右,其中通用機場總量約2058座,運輸機場257座。初步估算,國內運營企業、籌建企業、通用機場和產業園區已集聚超過1000億元投資。